欢迎访问桥梁切割拆除_楼板切割拆除_隧道二衬切割_犇盈混凝土切割公司!

全国咨询热线 13826151100

服务项目

Menu
24小时服务热线 13826151100
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​河堤改造挡水墙切割工程

发布日期:2025-04-20 浏览次数:15

在河堤改造工程中,挡水墙切割是拆除旧墙体、调整结构布局或进行加固的关键环节。由于挡水墙直接关系到防洪安全,且常处于临水或地下水位高的环境,施工需兼顾结构稳定性、防水性及环保要求。以下从技术方案、施工流程到安全管控进行详细梳理:

一、工程背景与应用场景

常见施工需求

墙体拆除重建:对老旧破损、防洪标准不达标的挡水墙进行整体或局部拆除(如浆砌石墙裂缝宽度>10mm、混凝土墙露筋面积>1㎡)。

结构改造:切割墙体增设排水孔、检修通道,或为新防洪设施(如闸门、防洪闸)预留安装空间。

加固衔接:拆除部分墙体以植入锚杆、注浆加固,或与新建挡水墙进行结构连接。

核心规范依据

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》(GB 50286):明确挡水墙拆除后临时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要求(安全系数≥1.3)。

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》(SL 398):临水作业需设置救生设备(如救生圈、救生衣),水深>2m 时配备潜水员监测。

《防洪标准》(GB 50201):切割后新建挡水墙的防洪能力需满足流域防洪规划要求。

二、挡水墙结构特性与施工难点

结构特点

材料多样性:常见混凝土(厚度 0.8-2m)、浆砌石(块石粒径≥300mm)或钢筋混凝土结构,部分墙体含防渗筋(如橡胶止水带、钢板止水片)。

复杂受力环境:承受水压力、土压力及渗透力,切割时易因应力失衡引发坍塌(如临水侧墙体失稳)。

水下作业风险:若挡水墙底部位于河床以下,需处理渗水、流沙或淤泥层,增加施工难度。

关键挑战

防水防塌:切割过程中需防止河水倒灌或墙体垮塌,危及施工人员及周边堤岸安全。

环保要求:避免切割碎屑、泥浆污染水体(如河道悬浮物浓度超标),需严格控制废弃物排放。

临时支撑设计:拆除部分墙体后,需确保剩余结构稳定(如采用钢板桩、钢管支撑临时支护)。

三、施工技术要点

1. 前期准备与方案设计

地质与结构勘查

通过地质雷达探测墙体内部空洞、裂缝,用超声波检测仪确定混凝土强度分布;对浆砌石墙需检查灰缝饱满度(<80% 时需加固)。

测量墙体临水侧水位变化,制定 “低水位施工” 方案(如利用枯水期作业,或通过围堰、排水泵降低水位)。

切割方案制定

设备选型:

混凝土 / 钢筋混凝土墙(厚度>1m):优先采用金刚石绳锯(切割深度不受限),搭配液压泵站(压力≥40MPa)。

浆砌石墙:用液压破碎钳(破碎力≥1500kN)或链锯(切割效率高),辅以人工凿除松动石块。

支撑与排水设计:

切割前在墙体两侧设置钢板桩围堰(入土深度≥2m),并安装轻型井点降水设备(水位降至切割面以下 0.5m)。

对需保留的墙体部分,用型钢支架(间距≤1.5m)进行临时支撑,支架顶部与墙体间垫橡胶板减震。

2. 施工流程(以混凝土挡水墙拆除为例)

安全防护与导流

在作业区域上下游 50m 设置警示浮标及防护网,配备救生艇及应急照明(夜间照度≥150lux)。

若需导流,开挖临时排水沟(断面尺寸≥1m×1m),安装排水泵(排水量≥50m³/h)。

切割与破碎

绳锯切割:

沿切割线钻 Φ50mm 导向孔(间距 300mm),穿入金刚石绳锯,以 0.3-0.5m/min 速度切割,冷却水流量≥20L/min。

对含止水带的墙体,先人工凿除止水带两侧混凝土,暴露止水带后用氧乙炔切割分离。

破碎清运:

切割块体用液压破碎锤破碎至≤0.5m³,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至指定弃渣场(距河道≥200m)。

破碎过程中喷洒抑尘剂(水雾粒径≤80μm),防止粉尘污染。

基础处理与衔接

清理切割面松散混凝土,露出新鲜骨料,用高压水枪冲洗(压力≥15MPa)。

若新建挡水墙需与旧墙连接,在切割面植入钢筋(植筋深度≥15d,d 为钢筋直径),涂抹环氧树脂胶(粘结强度≥30MPa)。

3. 特殊场景处理

水下墙体切割

采用遥控式金刚石绳锯机,潜水员配合定位(潜水深度≤10m),切割时通过水面监控设备(如水下摄像机)实时观测,切割块体用浮吊船吊运。

抗震加固切割

对需加固的挡水墙,切割前进行锚杆预张拉(预应力≥设计值的 80%),切割时避免损伤锚杆,切割后立即浇筑微膨胀混凝土(强度等级≥C35)。

四、安全与质量管控

结构安全监测

切割过程中用全站仪监测墙体位移(每日变化量>3mm 时立即停工),在支撑结构上安装应力传感器(超限报警值为设计承载力的 80%)。

拆除部分墙体后,对剩余墙体进行稳定性验算(抗倾覆安全系数≥1.2)。

防水与环保措施

202202181017137310704.jpg在切割区域下游设置沉淀池(容积≥50m³),泥浆经絮凝沉淀处理(添加聚丙烯酰胺)后达标排放(悬浮物≤50mg/L)。

切割碎屑分类处理:混凝土块破碎后用作堤顶道路基层骨料,金属材料回收(回收率≥90%)。

质量验收

切割面平整度误差≤10mm/m,垂直度偏差≤2°,接缝处无松动石块或蜂窝麻面。

新建挡水墙与旧墙连接部位进行渗水试验(24 小时渗漏量≤0.05L/㎡)。

五、效率与应急方案

快速施工技术:采用 “分段跳切” 法(每段长 3-5m,间隔作业),搭配多台绳锯机同时施工,日拆除量可达 30-50m³。

应急预案:

洪水预警:实时监测水位,超过警戒水位 1m 时立即撤离设备,用沙袋临时封堵切割缺口。

支撑失稳:配备备用钢支撑(数量≥总用量 20%),发生倾斜时迅速加固或回填砂土反压。

河堤改造挡水墙切割工程需以 “防洪安全” 为核心,通过精准的结构评估、可靠的临时支撑及环保施工技术,确保施工期间河道安全与生态保护。建议采用 “动态监测 + 信息化管理” 模式,实时反馈施工数据,及时调整方案,最终实现高效、安全、环保的改造目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