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桩基础切割是一项在建筑施工、改造或拆除工程中经常涉及的技术操作,在实际操作中,混凝土桩基础切割技术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确定切割线路、安装切割设备、启动切割机械等步骤。在切割前,需要对切割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规划,确保切割线路的准确性和切割效果的一致性。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介绍:
切割方法
人工切割:对于一些较小直径的混凝土桩,且切割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,可以采用人工切割的方法。使用风镐、电镐等工具,通过人工操作将混凝土桩逐步破碎、剔除。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、效率低,但灵活性较高,适用于一些空间狭小、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。
机械切割
锯切:利用混凝土切割锯进行切割,这种锯通常配备有金刚石锯片,能够有效地切割混凝土。锯切的优点是切割面比较平整,精度较高,适用于对切割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。根据锯片的大小和动力来源不同,可分为手持式切割锯、车载式切割锯等。
绳锯切割:通过液压马达驱动缠绕在混凝土桩上的金刚石串珠绳进行切割。绳锯切割具有切割效率高、噪音小、振动小等优点,尤其适用于大型混凝土桩基础的切割,能够在不破坏周围结构和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切割任务。
爆破切割:对于一些大型的、需要快速拆除的混凝土桩基础,在经过专业评估和审批后,可以采用爆破切割的方法。通过在桩基础中设置适量的炸药,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将混凝土桩炸碎。这种方法效率高,但需要专业的爆破技术人员进行操作,且要严格控制爆破参数,确保周围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。
混凝土桩基础切割施工流程
施工准备:包括熟悉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,确定切割方案,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,搭建施工平台,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等。
测量放线:根据设计要求,使用测量仪器在混凝土桩基础上准确放出切割位置的控制线,确保切割位置的准确性。
切割作业:按照选定的切割方法进行切割施工。在切割过程中,要注意控制切割速度、切割深度等参数,确保切割质量。同时,要做好冷却和防尘措施,避免切割过程中产生过高的温度和大量的粉尘。
桩头处理:切割完成后,对桩头进行处理,包括清理桩头表面的混凝土碎块、残渣,对桩头进行修整、打磨等,使其符合设计要求。
安全检查:施工完成后,对切割现场进行安全检查,确保没有安全隐患。清理施工现场,将施工垃圾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。
安全注意事项
人员防护: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、护目镜、耳塞、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,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和职业病。
混凝土桩基础切割设备检查:在施工前,要对切割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设备性能良好,安全装置齐全有效。在施工过程中,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,应立即停止施工,进行维修。
现场安全管理: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,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。对施工现场的易燃、易爆物品要妥善保管,远离火源和切割作业区域。
临时支撑:在切割大型混凝土桩基础时,为防止桩身倒塌造成安全事故,应在切割前对桩身进行临时支撑加固。
应急措施:制定应急预案,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。如发生安全事故,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进行救援和处理,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。在桩头凿除施工前,需由测量员精确标出每根桩的桩顶设计高程,并做好相应标记。施工时,应依据测量班所做的标记,在桩基四周加密标识,每根桩至少四处,并用红油漆划出醒目红线。作业时,为保护有效桩体,应在桩顶位置以上10cm处进行环切及后续工序,并预留10cm最后人工凿除,以确保桩头伸入承台的高度及顶面高程的准确性。桩头断开吊出基坑后,应逐一检查每根桩顶面是否平整,若不平整,需用钢钎再次处理。若桩基内带有声测管,在凿除桩头时需特别小心,避免损坏声测管。声测管呈120度布置,紧贴主筋内圈,若声测管伸入桩内过多或过长,断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