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桥梁切割拆除_楼板切割拆除_隧道二衬切割_犇盈混凝土切割公司!

全国咨询热线 13826151100

服务项目

Menu
24小时服务热线 13826151100
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支撑梁切割中的设备故障排除

发布日期:2025-04-21 浏览次数:16

撑梁切割施工中设备故障可能影响进度甚至引发安全风险。以下是常见设备(绳锯、碟锯、液压链锯等)的故障类型、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,按 电气系统、液压系统、机械部件、耗材损耗 四大类分类说明:

一、电气系统故障排除

1. 设备无法启动 / 停机

故障现象:按下启动按钮无反应,或运行中突然停机。

可能原因:

电源问题:电缆接头松动、漏电保护跳闸、电压不稳(三相电缺相)。

控制元件故障:接触器触点氧化、继电器损坏、急停开关卡死。

电机保护:过载保护器触发(电流过大)、电机绕组短路 / 接地。

排除方法:

1722903755282058.jpg检查配电箱及电缆: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电压(三相 380V±10%,单相 220V±10%),复位漏电开关,紧固接线端子。

测试控制回路:短接接触器线圈(应急启动),若设备运行,更换接触器;检查急停开关是否复位,触点是否导通。

电机检测:断开电机接线,用兆欧表测量绕组绝缘电阻(≥2MΩ),若短路需拆修或更换电机;复位过载保护器(需确认过载原因,如负载过大需减少切割深度)。

2. 电机异常噪音 / 发热

故障现象:电机运行时发出 “嗡嗡” 声,外壳温度超过 60℃。

可能原因:

轴承磨损 / 缺油:润滑脂不足或轴承滚珠破损。

转子扫膛:电机转子与定子摩擦(多因安装偏差或振动导致)。

负载过载:切割阻力过大(如锯片卡滞、绳锯张力不足)。

排除方法:

停机检查:断电后手动转动电机轴,若卡滞或异响,拆开电机更换轴承并加注高温润滑脂(锂基脂)。

检查安装精度:电机与传动部件(如减速机、链轮)的同轴度误差需<0.5mm,通过调整垫片校准。

降低负载:减小切割进给速度(如绳锯切割速度≤0.8m/min),清理锯片 / 绳锯上的混凝土残渣,避免强行切割钢筋。

二、液压系统故障排除

1. 压力不足 / 无法建压

故障现象:液压泵启动后,压力表显示压力低于额定值(如碟锯额定压力 25MPa,实测<20MPa)。

可能原因:

液压油不足:油箱液位低于最低刻度线。

油泵吸空:吸油管路漏气、滤油器堵塞(吸油阻力>0.1MPa)。

密封件失效:油缸、电磁阀或接头处密封圈老化破损。

溢流阀故障:压力调节阀弹簧断裂或阀芯卡滞。

排除方法:

补充液压油:使用设备指定型号(如 46# 抗磨液压油),加注至液位计 2/3 高度,排气时松开油泵排气阀至出油无气泡。

清洗滤芯:更换吸油滤芯(精度≤40μm),检查进油管接头 O 型圈,用肥皂水涂抹检测漏气点(冒泡处即为漏点)。

检修密封件:拆解漏油部件,更换破损密封圈(建议备用常用规格密封圈,如 φ16、φ20 等);调整溢流阀压力(顺时针增大压力,需配合压力表校准至额定值)。

2. 液压系统振动 / 异响

故障现象:液压泵运行时振动剧烈,伴随 “咯咯” 声。

可能原因:

油泵磨损:柱塞泵柱塞磨损导致吸油不稳。

管路共振:油管固定卡松动,或软管过长产生振动。

空气进入系统:油箱呼吸孔堵塞,或液压油中混入气泡(油液呈乳白色)。

排除方法:

更换油泵:若泵体内部磨损(如压力无法调高),直接更换同型号油泵(建议备用泵芯)。

固定管路:用管卡将硬管间隔 500mm 固定,软管弯曲半径≥管径 10 倍,避免与金属部件摩擦。

排除空气:松开油缸排气阀,空载运行设备 5-10 分钟,直至出油口无气泡;清理油箱呼吸孔灰尘,确保通气顺畅。

三、机械部件故障排除

1. 绳锯机链条打滑 / 断裂

故障现象:金刚石绳锯运行时链条与驱动轮打滑,或切割中突然断裂。

可能原因:

张力不足:张紧轮调节不到位(绳锯张力需达 8-12kN,通过张力计检测)。

驱动轮磨损:轮齿齿形与链条不匹配,或表面沾有混凝土残渣。

导向轮卡死:导向轮轴承损坏,导致绳锯运行偏斜、受力不均。

排除方法:

调整张力:通过张紧油缸或螺杆调节,直至轻拉绳锯时有紧绷感(下垂量≤20mm/m),切割过程中每 30 分钟检查一次张力。

清理 / 更换驱动轮:停机后用钢丝刷清理轮齿间残渣,若轮齿磨损超过 30%(齿高降低),立即更换驱动轮(需成对更换主动轮与从动轮)。

检修导向轮:拆卸导向轮,润滑轴承(耐高温黄油),若轴承转动阻力大或异响,直接更换轴承(型号需与设备匹配,如 6205-ZZ)。

2. 碟锯锯片偏摆 / 卡滞

故障现象:锯片空转时明显晃动,切割时突然卡住不动。

可能原因:

锯片安装不当:螺栓未对称拧紧,或垫片缺失导致锯片中心孔与主轴不同心。

主轴轴承损坏:长期振动导致轴承滚珠碎裂(转动时手感卡滞)。

切割深度过大:单次切割深度超过锯片半径 80%(如 300mm 锯片,切割深度>240mm),导致阻力骤增。

排除方法:

重新安装锯片:拆卸后清洁主轴锥面,安装时按对角线顺序分 2-3 次拧紧螺栓(扭矩需达设备规定值,如 M16 螺栓扭矩 120-150Nm),空转测试偏摆(边缘跳动≤1mm)。

更换主轴轴承:拆解主轴箱,记录轴承型号(如 7206AC),更换时成对更换并加注高速润滑脂,安装后测试主轴径向跳动(≤0.05mm)。

减小切割深度:分多次切割(每次深度≤锯片半径 60%),遇钢筋时降低进给速度(≤0.5m/min),避免强行切割。

四、耗材损耗相关故障

1. 金刚石绳锯 / 锯片磨损过快

故障现象:正常切割时,绳锯寿命<50m 或锯片寿命<100m(与混凝土强度匹配情况下)。

可能原因:

冷却不足:冷却水流量小(<5L/min)或喷嘴堵塞,导致磨料过热失效。

切割参数不当:进给速度过快(如 C30 混凝土绳锯速度>1.2m/min),或锯片转速过低(<2000 转 / 分钟)。

混凝土杂质:骨料中含石英砂等高硬度成分,或钢筋密集区未提前探测。

排除方法:

检查冷却系统:疏通喷嘴(用铁丝清理),增大水泵流量(建议使用高压泵,压力≥0.3MPa),确保锯片 / 绳锯全接触区被冷却水覆盖。

优化切割参数:根据混凝土强度调整速度(C30 以下 1-1.5m/min,C30 及以上 0.8-1.2m/min),锯片转速按设备推荐值(误差 ±5%)。

预处理钢筋:切割前用探钢筋仪定位钢筋位置,遇密集钢筋时先人工凿除保护层,或改用液压剪拆除钢筋后再切割。

2. 切割面不平整 / 崩边

故障现象:切口边缘混凝土崩裂(崩块>5mm),或切割面呈波浪形。

可能原因:

设备振动:支撑脚松动(如碟锯膨胀螺栓未拧紧),或导轨安装误差>2mm/10m。

锯片 / 绳锯偏斜:导向轮角度偏差(绳锯),或锯片垂直度误差>2°(碟锯)。

应力未释放:支撑梁未提前钻孔释放内应力,切割时混凝土受拉崩裂。

排除方法:

加固设备:重新拧紧膨胀螺栓(扭矩≥60Nm),导轨式设备需用水平仪校准导轨直线度(每米误差≤1mm)。

校准垂直度:用直角尺检查锯片与切割面夹角(90°±1°),通过调节设备底座螺栓校准;绳锯导向轮需保持与切割面平行(偏差≤3mm/m)。

预钻孔释放应力:沿切割线内侧 50mm 钻 Φ16mm 孔(间距 300mm),切断混凝土内部分布筋,减少切割时的拉应力。

五、应急处理与安全措施

紧急停机流程:

发现异常振动、异响或漏油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切断电源 / 液压泵,悬挂 “禁止操作” 警示牌。

若设备卡滞在支撑梁中,先用手动液压泵松开机具(如绳锯张紧油缸),缓慢退出锯片 / 绳锯,禁止强行启动设备。

临时替代方案:

若主电机故障,短时间内无法修复,可切换至备用电机(需提前配备同功率电机);

液压系统严重漏油时,临时用 AB 胶封堵小漏点(仅限应急),并尽快停机更换密封件。

安全注意事项:

故障处理前必须断电、泄压(液压系统需打开卸荷阀),严禁带电 / 带压检修;

高空作业时(如支撑梁位于 2m 以上),故障处理人员需系安全带,工具用绳固定,防止坠落;

多人协同作业时,明确指挥信号(如手势、哨声),避免误操作。

六、预防性维护建议

每日检查清单:

设备螺栓紧固度(重点:电机安装螺栓、液压管路接头);

耗材磨损情况(锯片厚度<原尺寸 80%、绳锯金刚石结块磨损>50% 时更换);

液压油液位、电气接线温度(用红外测温仪检测,接头温度<60℃)。

定期保养计划:

每周:更换液压油滤芯,润滑设备导轨及链条(用高温链条油);

每月:检测电机绝缘电阻、液压泵压力衰减(额定压力下降>10% 时检修泵体);

每季度:全面拆解设备,检查轴承磨损、密封件老化情况,记录保养日志。

操作人员培训:

熟悉设备手册中的故障代码含义(如显示屏显示 “E03” 代表过载);

掌握基础故障排查步骤(先电气后液压,先外部后内部),避免盲目拆卸。

支撑梁切割设备故障排除需遵循 “先判断、后处理,先安全、后修复” 的原则:通过日常维护减少故障概率,故障发生时快速定位(参考设备故障代码、压力表 / 电流表数据),优先处理影响安全的隐患(如漏油、漏电),必要时联系厂家技术支持。对于大型支撑梁(截面>800mm×800mm),建议配备备用设备(如双电机绳锯机),确保施工连续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