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一项较为复杂且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操作,通常在地下工程改造、修复或拆除等情况下进行。以下是关于地下连续墙切割的一些主要信息:
施工前准备
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查:收集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图纸、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,了解墙体的结构形式、尺寸、混凝土强度等级、钢筋配置以及周边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分布情况。同时,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,确定切割作业的环境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。
制定施工方案: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现场勘查结果,由专业的施工团队制定详细的切割施工方案。方案应包括切割方法的选择、施工顺序、施工进度计划、安全保障措施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。
施工设备与材料准备:根据施工方案,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。常见的切割设备有金刚石绳锯机、金刚石链锯机、液压破碎钳等,配套设备包括起重机、空压机、冷却水泵等。同时,准备好切割刀具、润滑油、冷却水、防护用品等材料。
安全与防护措施: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,搭建防护围挡,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,确保其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。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,如安全帽、安全鞋、护目镜、耳塞等。
切割方法
金刚石绳锯切割:这是一种常用的地下连续墙切割方法,适用于各种尺寸和材质的墙体。通过将金刚石绳锯环绕在墙体上,利用液压驱动装置使绳锯高速运转,实现对墙体的切割。该方法具有切割精度高、效率高、噪音低、振动小等优点,能够有效控制切割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,对周边结构的影响较小。
金刚石链锯切割:对于一些较小尺寸或形状特殊的地下连续墙部位,可采用金刚石链锯进行切割。链锯通过链条上的金刚石刀头与墙体表面接触,在动力驱动下进行切割。这种方法操作灵活,能够适应不同的切割角度和曲线要求,但切割效率相对较低。
液压破碎钳破碎:当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强度较低或对切割面的平整度要求不高时,可以考虑使用液压破碎钳进行破碎切割。液压破碎钳通过液压系统驱动,将钳口咬合在墙体上,利用强大的挤压力将混凝土破碎。该方法施工效率较高,但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振动,且对周边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大,在使用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减震和防护措施。
施工过程要点
切割顺序规划:根据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,合理规划切割顺序。一般先从墙体的边缘或角落开始切割,逐步向中间推进,避免因切割顺序不当导致墙体局部受力不均而发生坍塌事故。对于较大面积的墙体,可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小块,分别进行切割拆除,以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。
切割参数控制:在切割过程中,要严格控制切割设备的参数,如绳锯的线速度、链锯的转速、液压破碎钳的压力等。根据墙体的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含量,调整合适的切割参数,确保切割效率和质量。同时,要注意观察切割刀具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刀具,以保证切割效果。
冷却与润滑:由于切割过程中刀具与墙体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容易导致刀具磨损加剧和切割效率下降,因此需要对切割部位进行冷却和润滑。通常采用冷却水循环系统,将冷却水喷洒在切割部位,起到降温冷却的作用。同时,在切割刀具上涂抹适量的润滑油,减少刀具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,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。
钢筋处理:地下连续墙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钢筋,在切割过程中遇到钢筋时,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对于较小直径的钢筋,金刚石绳锯或链锯一般可以直接切割;对于较大直径的钢筋,可能需要先使用液压剪或气割等方法将钢筋切断,然后再继续进行墙体切割。
后续工作
渣土清理与运输:切割拆除完成后,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渣土和废料。将渣土装入运输车辆,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。在清理过程中,要注意避免渣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。
结构检查与修复:对切割后的地下连续墙剩余部分进行结构检查,查看是否存在裂缝、松动等缺陷。如有必要,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和加固处理,确保地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环境恢复:拆除作业完成后,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恢复。拆除防护围挡和临时设施,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和灰尘,对破坏的地面进行修复或绿化。同时,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、粉尘等污染进行治理,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。